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办学情况做出自我评估。
一、办学基础能力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2003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外语应用型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99476.2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4043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共 12 栋,建筑面积 107,086.00 平方米。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艺馆、等教学生活用房。
学院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社会捐赠经费、学杂费等事业收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3年投入为9652.75万元,生均拨款27825.7423元;2014年投入为8506.85万元,生均拨款23729.0098 元;2015年投入为7860.2万元,生均拨款18317.8746 元。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智慧校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目前介入互联网出口宽带 ,主干网带宽达到千兆,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173台,网络信息点数896个,数字资源总量1500。有3门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建有网络教学资源,部分专业应用虚拟实训软件教学。 构建了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行政办公、教务教学、招生就业、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仪器装备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从2013年的2868.12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224.9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13年为8267.85817万元,2014年为9642.39888万元,2015年为9846.16639万元。
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有教职工 347人,专任教师165人, 其中专业教师109人,“双师型”教师56人,占专任教师比为74.1%。 学校积极建设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2014学年授课企业兼职教师22人,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从2013年的10.2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6.6万元。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技术研发、业务进修、企业锻炼等工作和培训,专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一支师德师风优良、业务素质较好、结构比例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三、专业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应用英语系、商务英语系、东语系、西语系、旅游系、公共教学部、社科部等7个系部。开设了英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葡萄牙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和阿拉伯语等12个语种34个专业,涵盖外语、商贸、旅游、艺术等方向,形成了“外语类专业为主体,商贸类专业为支撑,旅游、艺术类专业为导向,多语种、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也为我院未来升本奠定基础。在34个专业中,应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专业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地方产业匹配度较高,属于地方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学院坚持以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已经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面的专业建设体系。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3个。
近年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灵活多样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专业特点和行企业岗位需求,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智力资源和培训技术,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既可以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又能实现学生“校内学习连着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连着就业”式的无缝对接;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方案》要求,积极主动探索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与先后与海南省旅游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签订定了“3+2” 中高职衔接合作协议,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签订了“3+2”高职本科衔接合作协议,与合作院校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招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学生创业就业等教育热点,充分发挥中、高职、及本科院校的优势互补,相互取长补短,为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更多应用能力较高的高技能型人才;着力构建“一职多语与一语多职”教学模式。发挥我院多语种专业优势,面向产业岗位提炼岗位的典型工作环境,通过情景式虚拟仿真,将岗位的情景与多语言环境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以“专业+技能+多语言”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某一岗位,完成多种语言的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在同一岗位上使用多种语言完成岗位情景训练,打造我院各语种实训的特色训练内容。针对专业对应的产业岗位,抽取典型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将岗位的晋升发展规划出来,在各岗位中开展典型业务的仿真模拟,再由多种语言进行支撑,形成我院特色外语的训练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无缝衔接。结合我院以“外语+技能”为主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培养特色,以最终就业为导向,建设以我院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重中之中,依据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在学生主修专业基础上,结合海南特色旅游产业及其上下游业务发展,重点打造在线课程学习、专业实习或实训、仿真综合实训、就业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就业帮扶多种实践人才培养梯次。加强实习实训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构筑以“外语口语能力和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由知识教学向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的全面转变,在其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努力实现学生培养与海南特色产业人才需求无缝衔接。实训基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共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5个,校内实践基地20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800个。
四、学生发展
2013年我院计划统招招生数为1820人,实际招生1212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746人;2014年我校计划统招招生数为1789人,实际招生1278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534人;2015年我校计划统招招生数为1518人,实际招生1422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数为857人,统招招生计划完成率保持在76.3%左右。2013年我校计划自主招生数为100 人,报名总数120人,实际招生83 人;2014年我校计划自主招生数为146人,报名总数291 人,实际招生141人;2015年我校计划自主招生数为402人,报名总数498人,实际招生402人,2014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计划完成率分别为96.6%和100%,相比2013年有所上升。
2014-2015年,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率保持在75%-90%。2015年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比例为59.92%。2014年企业订单学生数为113人,占毕业生比率为14.85%。当地就业数增长明显2013年为人,2014年为中,2015年为人,服务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数稳中有增。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情况体现了学校坚持附身贴地、提升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普职融通、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五、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及文昌航天城建设、海南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桥头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利用海南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等12个重点产业的契机,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快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国内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开放型生态经济体系与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撑。
学院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成立了应用外语研究基地,东盟文化研究基地,设立了海南省师资培训基地、海南省82职业技能鉴定所,极大地提升了学院服务海南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我院在办学基础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在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我院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社会评价优良的优质的外语高职院校,成为区域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